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良告知短信漏发送 超二百万元小贷罚单指向信用信息管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9:38:00    

中经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对于征信市场的管理与规范正在不断加强。

今年以来非银金融机构有关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的处罚明显增多。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渝银罚决字〔2025〕9号)显示,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雨点小贷”)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处以罚款249.1万元,公示期限为5年。这一金额为小贷行业历史上单次最大罚单金额。

小雨点小贷方面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被罚原因为早期系统偶发性不稳定导致的不良告知短信漏发送等情况,相关问题已经于2025年5月完成整改。

征信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

《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十年来,在保障征信业规范有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进一步细化保护人民群众征信权益的要求。

经过梳理看到,今年以来非银金融机构有关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的处罚增多。5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宝马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因“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企业的信贷信息”被罚款90.1万元。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处以48万元罚款;时任公司数字科技部大数据总监张某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处以7.1万元罚款。

6月,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罚款82万元。

7月,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因存在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罚款25万元。

同期,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公布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信息,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央行重庆市分行对其处以53万元罚款。

有从业者告诉记者,近年来,行业中容易触发违规的形式有:在客户营销过程中授权有瑕疵,比如在客户营销过程中,授权文件可能不明确或授权范围模糊;授权流程可能未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存在跳过或简化步骤的情况等。

“此外,反洗钱工作不到位也是违规行为之一,具体为未按规定完成身份认证导致无法准确识别客户身份,增加了洗钱风险。”前述从业者表示。

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刘诚冬律师表示,当前需要注意的还有未经信息主体同意,未遵循合法、正当、最小必要原则采集信息,过度采集个人信用信息,金融公司违规查询个人信用信息,或未按照约定用途查询,如系统设置中批量查询名单未及时剔除已结清贷款客户,导致违规查询个人信息。

需进一步完善合规体系

当前业内共识在于,机构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合规体系来满足规范发展要求。

“公司当前通过完善技术手段、增加自查环节等方式形成多重核验机制以有效规避后续再发生此类情况。”小雨点小贷方面向记者表示。

刘诚冬认为,机构应当设立专门审查部门或岗位,明确负责征信合规审查的部门或人员,确保审查工作有专人负责,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并且,建立全面的审查制度,涵盖征信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和查询等,对每个环节的合规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如明确信息采集的授权流程、数据存储的安全要求、查询审批流程等。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按照规定的频率对征信业务进行内部审计,检查各项业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此外,建立问责、培训教育机制与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征信违规事件或信息安全事故,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降低不良影响,也是确保合规的关键流程设计要点。”刘诚冬补充道。

小雨点小贷方面也表示,当前公司在人员培训方面,定期展开对整体征信业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及覆盖公司全员的征信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及宣导,提高从业人员及公司整体人员征信业务能力及处理水平。在建立长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方面,通过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等措施,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的风险隐患。

(编辑:李晖 审核:何莎莎 校对:张国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