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太励志!菏泽曹州牡丹园里,农村小伙在轮椅上画出“国色天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44:00    

又逢4月,菏泽迎来一年一度的“牡丹时刻”。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赏花游园,共赴一场别具意趣的“中国牡丹之都花事”。

8日上午10点多,在菏泽曹州牡丹园,潘兴禹坐在轮椅上为来往游客作画,只见他拿起毛笔蘸上水粉等颜料,10分钟过去了,一幅牡丹团扇画便出现了。

潘兴禹今年45岁,老家在菏泽巨野,21岁时他意外摔伤导致高位截瘫,只能坐在轮椅上。此后他开始学习画工笔牡丹画,至今已经画了23年多。

每逢牡丹节会,他都会在曹州牡丹园内作画,平时他会在青年夜市摆摊作画卖画。目前,他已经是菏泽市美协会员,菏泽市残疾人书画院名誉院长。

轮椅上的画师

8日上午,室外阳光明媚,在菏泽曹州牡丹园内,一个小小的角落围满了人,潘兴禹坐在人群中间,拿着毛笔开始作画,一旁的墙上挂着他之前的作品。

“我会画牡丹花,还画猫、狗,什么都会。”面对来人,潘兴禹介绍着自己,“今天的团扇,20—50元不等,大幅牡丹画上百元。”

“画得不是很好,还需要大家多多指导。”他说道。据了解,潘兴禹是巨野县太平镇潘庄村村民,2001年12月8日,高空作业时吊篮突然断裂,21岁的潘兴禹从空中摔下致高位截瘫,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从那以后,母亲专心照顾他,父亲主要负责地里的农活。

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是潘兴禹看上去脸色不错,动手能力非常强,一幅简单的工笔画,只需要5—10分钟即可完成,且画面颜色靓丽,内容生动有趣。

母亲为他托起希望

潘兴禹摔伤时只有21岁,身体受伤让他备受打击,他的母亲徐秀英看到儿子的情况,想方设法劝解儿子。2003年,潘兴禹的病情趋于稳定后,徐秀英便鼓励他跟一个外甥学习绘画,渐渐儿子变得不再那么消沉。

有了一定基础后,2007年,潘兴禹到巨野鲁西画院学习绘画。为了照顾儿子,徐秀英做起了“陪读”,直到2008年儿子从画院学习完回家。

“母亲在那儿专门照顾我。”潘兴禹告诉记者,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学习画画,妈妈不仅帮他买纸买笔,就连洗笔用的水都帮他准备好。那时,潘兴禹每天至少要坐11个小时练习绘画,屁股坐出了褥疮,脚脖子都肿了,徐秀英便每天用红灯泡给他烘烤,以免褥疮恶化。

“母亲在我绘画道路上帮助了我很多,是她鼓励我画画,让我有了其他出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画画也是我的爱好,我很喜欢。”潘兴禹说,自从学习绘画后,画画是他的精神寄托,每当自己迷茫感到困难时,他都会拿出纸笔画一幅画。

“牡丹是菏泽的象征,我会画好牡丹画,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爱上我的家乡。”潘兴禹笑着说。

记者:李焜染 编辑:俞丹 摄影:李焜染 摄像:李焜染 剪辑:张成霖 校对:杨荷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