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刘薇 通讯员 何毓慧
前不久,河北唐山一名9岁女童独自在房间内开窗时,因纱窗突然松动,她从25层高楼坠落至7楼平台,奇迹生还,引发全网关注。而在泉州,一名意外坠楼的6岁男孩,同样牵动着众人的心。不久前,6岁的浩浩(化名)一个不慎,从5楼家中坠落,生命垂危。万幸的是,在泉州医护人员的奋力救治下,孩子终于转危为安,并将于近期出院。
趁父母不注意 男童打开逃生窗
意外发生在3月31日晚上8时许。浩浩家在5楼,屋里安装了防火逃生窗。事发时,趁父母不注意,浩浩打开了逃生窗,而那天下着雨,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浩浩脚下一滑,直接从窗户坠落下去!
家人赶到楼下,只见浩浩面部朝下,趴在地上,人一动也不动。而此时孩子仍旧清醒,大哭起来。家人赶忙查看孩子的伤势,发现全身多处擦伤、出血,于是抱起孩子赶往当地医院。当地医院为孩子做清创缝合后,考虑到病情危重,迅速将其转运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救治。
此时已是晚上10时许。接诊医生迅速为浩浩复查CT,显示孩子脑疝形成,颅骨多处骨折,同时合并额部头皮裂伤,肝挫裂伤、肺挫伤、肾上腺血肿、全身多处挫裂伤等多发伤,右侧额部硬膜外血肿达60ml,血肿量远超临界值,生命垂危。
“第一次做颅脑CT检查时,孩子的情况不算很糟糕。然而短短几个小时后,病情急剧恶化。”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刘少锋回忆。
必须立即手术!当晚,来自11个科室的医生紧密配合,无影灯下,医生们通宵鏖战,精准清除血肿、减压复位,历经近三个小时奋战,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复查显示,血肿已清除彻底,孩子逐渐恢复清醒。
成功脱险后 又陷失明困境
然而,还没等医护们松口气,又一个棘手难题袭来。术后第三天,浩浩复查颅脑磁共振,提示多发脑挫伤、脑水肿压迫颅神经,双侧瞳孔不等大,孩子的右眼只能看到黑白重影,近乎失明。病床上,孩子哭喊着:“看不到妈妈了!”
多学科团队连夜调整方案,神经外科、眼科合作,对浩浩实施抗水肿等综合治疗。两周后,浩浩重获光明,但视力有所受损,目前正在进一步积极治疗。
“在医护团队的合力救治下,浩浩顺利康复中,孩子现在的状态和平时差不多,再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刘医生告诉记者。
每年接诊500余例 6岁以下儿童多见
《儿童颅脑创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出,颅脑创伤特别是重型颅脑创伤,是引起儿童致残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因为儿童好奇心强,运动发育不健全,且缺乏保护意识,所以经常会发生意外伤害,其中,头部外伤占很大一部分。”刘少锋医生告诉海都记者,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童创伤中心每年接诊颅脑创伤儿童500余人,从出生后1月内到14岁都有。其中,需要住院治疗的约200人,需要手术治疗的大约十多人。
《儿童颅脑创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出,2002—2011年的研究数据表明,儿童颅脑创伤最主要的致伤原因是跌倒和坠落、交通事故和被击打。“从我们医院接诊的情况来看,有的患儿从床上或高处摔落致伤,有的患儿因走路摔伤引发,有的因车祸引起,以及婴儿阶段的摇晃婴儿综合征等。”刘少锋医生表示,这些患儿以3~6岁幼儿及3岁以内婴幼儿较多。“所以,家长一定要筑好儿童安全防线,比如,要做好封窗措施,住高层的务必安装限位器。”
□小贴士
这些救命知识要知道
“头部外伤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家长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在玩耍时,注意保护好头部。”刘少锋医生提醒,一旦孩子发生摔跤、跌落等情况,家长不要惊慌,不要第一时间把孩子抱起来,更不要随便摇晃,也不要随意搬动,尤其是颈部、腰部等关键部位,以免加重伤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头痛、头晕、呕吐、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若发现孩童意识不清醒或进入昏迷状态,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刘医生提醒,如果是从高处跌下,被石头、木棍击伤头部,或被车撞伤头部,这种外伤无论出血或不出血,都是比较严重的。即使孩子无哭闹、无伤口,坠落或被撞后都需要严密观察至少24小时以上。在观察期间,不要让孩子做剧烈的活动;如果睡觉休息(包括晚上睡眠),应该每隔一两小时喊醒一次,以区别孩子是否出现昏迷、嗜睡;不要给孩子服镇静药,没经诊治的也不要服止痛药,以免这些药物掩盖头痛症状,使正常睡眠与神志不清出现的嗜睡混淆。
小儿头外伤自查三部曲
1.最先出现的症状是消化道症状,包括拒绝进食、厌食、食欲不振、恶心等。
2.哭闹不止、异常烦躁(和平常明显不同),尽快到医院找到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必要时要做头颅CT。
3.伤后出现昏迷不醒、全身抽搐、反复呕吐或有肢体瘫痪等情况,必须马上到医院抢救治疗。
编辑: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