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变化
本期嘉宾
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控科科长 全科医生 高伟伟
点击收听完整内容
关于肠道肿瘤
肠道肿瘤是指发生在肠道(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以结直肠癌最为常见。结直肠癌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它们起源于肠道内壁的细胞异常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异常细胞可能形成肿瘤,进而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到其他部位。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便秘或腹泻、慢性炎症等。
肠道肿瘤的早期症状
肠道肿瘤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
食欲减退与体重下降: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了大量能量,导致身体消瘦。
消化不良:胃部不适、饱胀感、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压迫或刺激胃肠道有关。
腹痛:早期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疼痛性质不固定,有时为隐痛或钝痛。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有时伴有黏液或血液。这些症状可能是肿瘤影响肠道功能所致。
便血:便血是肠道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与粪便混合。便血可能是由于肿瘤侵犯血管所致。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在腹部可触及肿块,这通常是肿瘤增大的表现。
全身症状:如贫血、乏力、低热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所致。
肠道肿瘤的诊断
直肠指诊:直肠指诊是诊断直肠癌的重要方法。通过手指触摸直肠内壁,可发现肿块、溃疡等病变。
大便隐血试验:大便隐血试验是筛查肠道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成分,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肠道出血或肿瘤。
内镜检查:包括肠镜、胃镜等。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肠道内壁的病变情况,并可进行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肠道肿瘤。但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检测并非确诊手段,其结果仅供参考。
肠道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肠道肿瘤,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以达到根治目的。对于中晚期患者,手术也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和化疗:放疗和化疗是辅助治疗手段,可用于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患者的治疗。放疗可杀灭肿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化疗可杀灭全身范围内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靶向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但价格昂贵且可能产生耐药性。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达到治疗目的。免疫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肠道肿瘤的康复与护理
合理饮食: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安排饮食。初期以清流食为主,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和普通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适当运动:术后患者应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运动,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和增强免疫力。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心理调适: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患者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或转移情况。复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人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建生活信心。
肠道肿瘤的预防
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这有助于降低肠道肿瘤的发病风险。因为多吃粗粮以及蔬菜:高纤维食物能够增加大便量,稀释肠道致癌物质。建议多进食3种食物:
①胡萝卜:它含有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可以抗氧化,帮助通便。
②芦笋:它含有皂角苷可以抑制肠道上皮异常增生,含有植物纤维和硒元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患癌风险。
③大蒜:蒜油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肠粘膜的损伤,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抑制肠道中的一些有害细菌,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护肠道。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肠道肿瘤的重要因素之一。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肠道体检,如肠镜、胃镜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肿瘤。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来说,定期检查尤为重要。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这有助于降低肠道肿瘤的发病风险。
注意口腔卫生:口腔疾病与肠道肿瘤有一定的关联。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肠道肿瘤的发生。
记者:汪婷婷部分图片由AI生成
编辑:陈怡婷
初审:林心怡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2025-04-03 10:18:00
健康周刊 | 海南公立医院取消门诊预交金 调低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
2025-04-02 09:55:00
2025-04-02 08:00:00
2025-04-02 06:59:00
2025-04-01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