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行走课堂赓续红色血脉 以实践研学培育时代新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2:45:00    

在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浪潮中,鞍山市矿山高级中学率先破题,以一场跨越千里的研学实践,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23日,该校“行走的思政课”启程,632名师生奔赴天津、抚顺、辽阳、北戴河等地,通过“红色铸魂、文化培根、科技启智”三维一体的实践教育,打造了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大思政课”。

在辽阳雷锋纪念馆和抚顺雷锋纪念馆,师生们通过珍贵文物沉浸式展陈,系统了解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感悟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看着雷锋同志用过的物品,读着他写的日记,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高二学生贾思雨动情地说。

在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丰富的史料和场景复原让师生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历史教师现场讲授专题党课,结合馆藏文物解析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精神,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研学团队在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开展国防教育,通过参观“基辅号”航母、观看航母风暴表演,深入了解我国海军发展历程。物理教师结合航母技术讲解流体力学原理,实现跨学科教学创新。

在天津大学,师生们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科研团队交流前沿科技发展。在天津科学技术馆,学生们通过互动体验了解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成果。“科技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参与研学的高一学生陈品佑表示。

“我们设计的每条研学路线都是精心打磨的‘思政金课’。”矿山高中相关负责人张丹介绍,学校构建了“课前导学+现场教学+课后拓展”的全链条育人模式,确保研学教育取得实效。

其做法也得到了市教育部门的认可:矿山高中“行走的思政课”是新时期思政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其创新意义在于实现了“三个转变”: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从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这种教育模式为全市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据悉,该校将以此次研学为起点,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下一步计划开发更多精品研学路线,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智慧。

全媒体记者 沈璐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