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合同是指 具备正规合同特征但不是合同上署名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签订过的合同。这类合同可能由一方或双方伪造,内容不真实,旨在欺骗对方以获取不正当利益。虚假合同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形:
合同上的签名或盖章是伪造的,实际上并未经过合同各方的真实同意或授权。
合同内容包含虚假信息或误导性陈述,导致对方当事人在误解的基础上签订合同。
合同一方或双方没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但通过虚假手段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合同上使用的名称或名义是虚构的,实际上并不存在或未经他人授权。
合同使用伪造、变造或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更大规模的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收受对方财物后逃匿,或者以其他方式骗取对方财物。
虚假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并且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涉及欺诈行为的还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和对方资质,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因虚假合同而造成损失。如发现可能涉及虚假合同的情况,应及时向法律机构咨询并采取相应措施。
上海市网信办发布“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2025-07-11 17:22:00
“买课”被诱导炒股 退费需先购基金 两起虚假App诈骗案敲响警钟
2025-07-04 07:14:00
广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 债权转让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2025-07-02 12:17:00
*ST金刚:孙公司签订3.99亿元算力服务合同 有望改善公司经营能力
2025-06-30 16:31:00
2025-06-24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