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以12~24班为宜,学制为六年。
学校的服务半径应≤500米。
用地指标为17.6~21.8㎡/小学生·人,22~28.8㎡/中学生·人。
教室轴线尺寸下限为6.6×8.1㎡,课桌选用1100×400mm。
上限为8.1×8.4㎡,课桌选用1200×400mm。
符合当地规划要求,考虑学校的服务半径及分布状况。
地面应易于排水,能充分利用地形,避开大量填挖土方。
山区应留意排洪,有具备设置运动场的平坦地段。
建筑面积为5.6~8.0㎡/小学生·人,8.1~9.2㎡/中学生·人。
应选择当地最佳的朝向或接近当地最佳朝向的建筑间距。
建筑物应直接接受太阳光照射,满足满窗日照为2小时的要求。
建筑防火间距应满足相关规范。
教学楼和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的长边对应间距不能小于25米。
教学楼的长边和运动场的间距也不能小于25米。
要有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风、隔声等效果。
合理组织布置给水、排水、供电、环保、防雷以及照明等设施。
考虑建筑物的通风、保温隔热等要求,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优化能源消耗,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加强雨水回收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注重绿化、场地规划、建筑风格、水景设计,满足功能需求。
教学区、运动区、绿化区等功能分区应合理布局,满足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需要。
校园设计应满足本质安全要求,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
安全设计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安全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防御备灾条件等。
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健康、愉悦、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这些要求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功能齐全的学习环境,同时注重环保和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