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湖南的春耕时间,各地秧苗正在移栽下田。日前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湖南多地通过小田改大田、农技专家“云授课”等方式,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
在常德市,当前秧苗正在陆续移栽下田。这几天,当地开展了多场农技培训直播,农技专家与种粮大户在大棚里、秧田旁面对面交流,现场指导春耕生产,并通过云平台将技术传播给其他种粮大户。
在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农林科学院的农技专家现场为多位种粮大户讲解了高台做床、适时播种、壮秧育苗、带药下田、适时移栽等内容。线下讲解答疑同时,一旁的直播团队也将现场画面同步传输到了常德市的各个培训直播点,在线收看人数超6000人次。现场和线上的很多学员都是种田的“老把式”,但没有进行过系统性学习,种田技术基本靠经验,这样的“田间课堂”,让他们更加全面掌握了粮食生产各环节的要领。鼎城区谢家铺镇种粮大户胡超:
“第一个就是早稻种的选择方面,第二就是如何去防治绵腐病、立枯病,以前这种病还很难防治,今天听讲之后豁然开朗,对以后种粮提高产量更有信心了,我希望这样的学习常办。”
目前,这种“云课堂”的培训模式已覆盖常德市1501个村、326个农村社区,内容涵盖了早晚稻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品种选择等方面。在农户掌握技能的同时,田间教学也让当地农技专家能够及时掌握当前水稻种植生产的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常德市农林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刘佳:
“我们通过大户的提问和问题的发现,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科研、生产、创新。我不仅是个老师,也是一个学生,能更好的发现问题,通过问题促进自己能力提升。”
在岳阳汨罗市,春耕期间不少种粮大户都享受到了小田改大田带来的便利。种粮大户李向容说,以往受限于田块零碎分散、农机老旧,翻耕主要依靠人工,一天最多翻耕1亩地。如今,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后,田块更加平整了,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现在一台旋耕机一天就能翻耕40亩地,不仅翻耕效率大幅提升,深度和平整度也更有保障。种粮大户李向容:
“我们没改田之前,我们这个田机械根本不能进入,这个要用人工。像现在我们把田翻耕后,马上就可以机插秧了。同时通过水利管理,沟渠都修通了,放水的都是一条龙。”
目前,汨罗全市农田改造面积超30万亩,计划到2027年实现全市55.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改造“全覆盖”。汨罗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马新化:
“2025年,我市计划小田改大田7万亩,因地制宜以改田、改水、改路为重要建设内容,真正让我们的小田改大田改成让群众放心满意的高标准农田。”
记者:冉自春、岳阳台谭遥
编审:孙勇、果夫、胡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