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央视前主播李小萌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时隔17年她再度前往北川寻访,引发网友的关注。2008年汶川地震后,李小萌路遇一位在地震中失去所有亲人的朱大爷,她破防痛哭的视频让不少人落泪。5月12日,#汶川地震李小萌路遇朱大爷完整版#登上微博热搜。此外,“敬礼娃娃”“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背妻男”“芭蕾女孩”……汶川地震中不少当事人曾经是新闻主角,他们的故事催人泪下。时隔17年,当时那些感人画面中的新闻人物,如今生活得怎么样?5月12日,上游新闻记者就此进行了梳理。
汶川地震遗址。 视觉中国图
李小萌离开央视“地震大爷”已离世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期间,当时的央视主持人李小萌在当地采访时路遇一位在地震中失去所有亲人的朱大爷,朱大爷虽然失去了亲人却不顾危险执意要回家。李小萌在送别老人时掩面而泣的画面,打动了数亿观众,成为国人对那场灾难最柔软的记忆之一。
李小萌发布视频缅怀朱大爷。 视频截图
2015年年末李小萌离开央视,2023年,有媒体报道称,从央视辞职8年后李小萌已有了新身份。她创业做自媒体,有一个20人的小团队,演讲、拍短视频、直播、写书都在她的工作范畴内,用她的话来说:“李小萌是一个IP,我就是这个IP的生化载体。”据报道,李小萌还出版了一本书《你好,我们》,书中她写了自己从央视离职的来龙去脉。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5月11日晚9时许,李小萌在社交媒体中发布视频,称刚刚登上飞机,在时隔17年后再度前往北川。“17年了,这是一个一直想念,但又不敢回去的地方。”5月12日,李小萌发视频缅怀朱大爷,并详细介绍了后来朱大爷的遭遇。她称,很多人问自己和朱大爷是否还有联系。她表示,朱大爷已于2011年去世。
“敬礼娃娃”郎铮考入北京大学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清晨,在重灾区绵阳北川县城里,解放军战士从废墟中找到了一名幼童。这个孩子被救出时,躺在一块用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努力地举起右手,向救人的战士们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这一幕被守在现场的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杨卫华拍下,感动了无数人。
2008年3岁的小郎铮获救后向解放军战士敬礼(左),2023年7月郎铮手拿北大录取通知书在高中母校留影(右)。 新华社图
这名幼童名叫郎铮,那年只有3岁。敬少先队队礼其实是他在模仿哥哥姐姐们的动作,表达对救自己的解放军叔叔的谢意。
被埋在废墟中近20个小时,地震差点夺去郎铮的左臂。在全力抢救下,他的左臂保住了,但左手的小指顶端被切除,无名指和肩膀都留下了伤疤。2023年7月,郎铮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录取。“求学的路上,我和千千万万的学子一样,经历过无数埋头苦读的夜晚,也曾顶着巨大的压力陷入过自我怀疑。但人生就是需要不断战胜自己,敢于直面一道道难题。我一直记得杨卫华叔叔的叮嘱,长大以后要回报社会。”郎铮说。
“背妻男”吴加芳回归平凡生活
汶川大地震后,一张名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照片广为流传。照片中的男主角、绵竹农民吴加芳被媒体广泛报道。吴加芳对亡妻的深情及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很快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家喻户晓,吴加芳被网友评为“中国最有情义的丈夫”。但很快,由于妻子去世半年后他选择闪婚,这一系列事件迅速将这位“情义男”的形象颠覆了。
吴加芳背妻的照片(资料图片)。 成都商报图
据媒体报道,不管是吴加芳,还是当地村民都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亲人在地震中遇难,要把遗体带回家中妥善安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吴加芳因为这事成了名人,让他在放大镜下生活。“我一下子被捧得很高,后来一些负面消息出来了,又把我狠狠地摔下来。”
2018年,有媒体报道称,汶川地震半年后,吴加芳与在深圳打工的成都女子刘XX结婚。2010年7月,两人离婚。此后,吴加芳的消息很少出现。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要当爸爸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小林浩勇敢地从废墟中背出两名同学,这个场景令人感动。2008年6月,他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荣誉称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林浩作为开幕式旗手与姚明同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姚明和林浩(左)。视觉中国图
2024年1月21日,林浩和妻子查理泽拉姆宣布结婚。在林浩的视频中,有很多小夫妻两人一同出镜的画面,他们在草地、在山间、在花丛中跳起民族舞蹈,一些日常生活画面也充满着欢笑和感动。
林浩夫妻结婚照。 封面新闻图
据媒体报道,2025年4月27日,林浩和妻子宣布“我们要升级当爸爸妈妈啦”,这个喜讯让无数网友感慨万千。2025年4月29日,林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继续通过直播助力家乡乡村振兴,我们还要努力给孩子创造幸福的生活。”
“芭蕾女孩”李月坐轮椅登台
“叔叔,我喜欢芭蕾,还要跳舞,别锯我的腿!”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只有11岁的李月,哭着央求救援人员。因为左腿被水泥板死死卡住,余震频繁,为了保住她一命,医生不得不在废墟中进行了截肢手术。
地震前,李月是个练芭蕾舞的女孩儿。地震发生后,在中国残联的安排下,李月和妈妈转到北京博爱医院进行康复训练。2008年9月6日,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舞台上的李月坐在轮椅上,为自己穿上红色的芭蕾舞鞋。
营救李月(左)。 视觉中国图
2010年,李月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为《我心永舞》。她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办了一场签售会,并将售卖所得全部捐赠,用于青海玉树抗震救灾。随后两年,她又陆续出版了《舞月豆蔻》和《心舞流年》两本书。
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舞台上,李月(前排右一)和同伴们表演节目。 图据新华社
2022年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李月坐着轮椅和同伴们一起表演了节目。
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澎湃新闻、封面新闻、成都商报等
2025-05-12 15:01:00
何以中国|中国超有young:中文流利的意大利女孩 用语言连接中意文化
2025-05-11 21:53:00
2025-05-11 13:33:00
2025-05-10 11:14:00
2025-05-09 0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