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植入人体的可能性以及使用寿命是多少?”“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哪个难度更大?”……3月31日,闵行区“小小启明星”培育工程之《大师开讲啦》走进民办上宝中学,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科学家、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设计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杨光军,与学生开启对话,点燃孩子们对芯片知识的探索热情。
怎样实现与科学家实时对话?“启明星科学家智能体”同日上线,学生可以通过闵行区教育学院网站“闵智学堂”栏目或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微信公众号,点击“科学家智能体”,选择相关科学家,即可实现实时对话,打开与科学家交流的新窗口。
【与科学家展开实时对话】
记者在“启明星科学家智能体”平台上看到,首批10位来自芯片、医学、制造等多领域的科学家已上线。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领域的相关科学家,展开实时对话。
“启明星科学家智能体”由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与闵行教育共同探索并推进区域层面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打造。智能体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以每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为背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科学家交流,帮助青少年感知科技前沿信息,激发科学研究兴趣,解答科学实践问题。
该协会还联合闵行区教育局共同发起闵行区“小小启明星”培育工程,通过邀请协会的青年启明星科学家,分享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奋斗故事,指导同学们开展科创课题实践研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素养、使命责任的青少年。
现场学生提问。
学生与科学家互动。
今年,从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内3000多名科学家中精心选出适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了解、学习的院士、青年科学家,计划走进闵行区中小学校园,全年开展10场科普讲座。“当学生近距离接触科学家时,除了线下讲座之外,还鼓励学生通过智能体平台,与科学家聊天一样探讨感兴趣领域的热点。学生在智能体上的提问,后期也将反馈给科学家,鼓励科技工作者更好做好科普。”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副理事长程抒一说,今后,还将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加入智能体平台,让孩子们接触前沿科技。
【科学培养青少年AI素养】
在智能体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不盲目依赖AI,科学培养青少年AI素养?
《启明星科学家智能体AI开发及使用规范(试行版)》同日发布。学生登录智能体平台时,在醒目的位置还可以看到这份《规范》的全部内容。
针对学生使用智能体过程中,在信息鉴别、学术诚信、学习辅助和内容安全等方面,《规范》提出了一系列应遵循的要求,比如:在后续课题研究和报告编写过程中,若引用AI生成文本需明确标注;禁止直接提交AI生成的作业或论文,一经查实视为学术不端;在利用智能体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允许使用AI工具解答知识性疑问,但需理解过程而非直接抄录答案;禁止利用AI伪造他人声音、图像等。
业内人士强调,对青少年而言,使用智能体的过程中,还需要避免AI可能带来的误用、滥用等风险。“出于数据安全、信息真实性、隐私保护等问题,《规范》一方面确保学生通过平台获得知识的真实可靠性和科学严谨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从而避免对学术成果的误读和误用;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原创成果,避免对他人知识的侵犯,从而创造一个公平、积极、向上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智能体使用平台环境。”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林唯说,希望更多学生用好课外时间,培养科研兴趣,让智能体这一新工具成为探索科学奥秘的伙伴,播种梦想,收获成长。
原标题:《打开与科学家实时对话的新窗口,闵行“启明星科学家智能体”上线》
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来源:闵行教育
题图说明:闵行区“小小启明星”培育工程之《大师开讲啦》现场。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许沁
河南首家 南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
2025-04-01 20:43:00
2025-04-01 20:32:00
2025-04-01 14:44:00
2025-03-31 22:20:00
打开与科学家实时对话的新窗口,闵行“启明星科学家智能体”上线
2025-03-31 2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