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花椒煮水加醋祛湿气?奶奶上偏方泡手,孙子双手溃烂流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20:10:00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璟祎

5岁男童手、脚上长出成片的小水疱,奇痒难忍,奶奶以为是“湿气”所致,用花椒水加醋泡让其泡手,再用大蒜摩擦。一通操作下来,孩子疼得大哭,几天后双手肿得像馒头,还破溃、流黄水。候诊时家长惊呼:“这不是做泡椒凤爪的方子吗?”万幸的是,经过规范治疗,男孩的双手恢复如初。

骏骏的双手破溃、流水

男孩手脚长水疱

奶奶上偏方导致娃感染

4月底,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接诊了5岁男孩骏骏(化名),他双手溃烂、流黄水。据奶奶描述,4月初时,孩子手掌心、脚趾缝开始长小水疱,起初只有几颗,后来越长越多,手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水疱,奇痒难忍,骏骏总是忍不住地抓挠,两只手上都是伤口。

“这估计是有湿气。”奶奶说,当时她拿出一张偏方,先用花椒煮水,再配上醋,让孩子浸泡双手,说是能祛湿气。可骏骏刚把手放进水里,就疼得直往后躲。奶奶劝骏骏再忍忍,还将大蒜片在水疱上反复摩擦。

当晚,骏骏的手就肿成了“馒头”,更严重的是,几天过去了,肿胀没有好转,还火辣辣地疼,甚至出现了严重脱皮,水疱也破溃流黄水,一家人这才带着孩子赶到武汉儿童医院就诊。

花椒泡醋好得快?

医生:别信,容易感染

候诊时,围观的家长询问孩子的手怎么了,奶奶详述了症状和“治疗过程”,有家长惊呼:“又是醋、花椒,还有大蒜,您这偏方像是做泡椒凤爪!”

经过检查,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卢静静发现孩子手上的水疱并非“湿气”,而是汗疱疹,奶奶的偏方不仅没治好病,反而因为强烈的刺激,导致了继发感染。

在卢静静的指导下,骏骏口服抗生素搭配外用药治疗,一周后感染得到了控制。5月5日到医院复诊时,骏骏双手的皮肤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花椒水泡、生姜水涂、蒜瓣擦,这些都是网上热传的偏方,但不建议尝试。”卢静静说,这些偏方治疗汗疱疹其实并没有效果,反而容易引发感染,骏骏就是被偏方“坑”了,遭遇汗疱疹、继发感染的“双重伤害”,另外还有人将水疱掐破,这样容易引发感染,千万不可乱上手。

卢静静给孩子检查

闷热天汗疱疹来添乱

先就诊,别乱给娃用药

“很多家长以为手脚长水疱就是真菌感染,其实不一定。”卢静静表示,自4月以来,每天会接诊不少汗疱疹的患儿,绝大多数家长都以为孩子是“脚气”,但按照抗真菌治疗效果不佳,这才又来就诊。

卢静静解释,汗疱疹和真菌感染有相似的表现,都容易出现密集的小水疱,也有脱皮、皮肤瘙痒等情况。但不同的是,真菌感染导致的“脚气”往往有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医生通过检查可找到真菌感染的证据,此外,真菌感染会通过接触,直接或间接传染其他人,而汗疱疹则不会传染。

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付桂莉介绍,汗疱疹也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主要发病部位为手和脚的皮肤病,大多在每年闷热潮湿的季节找上门。一般来说,汗疱疹的水疱比较深,水疱不容易破,瘙痒明显,后期好转后可出现脱皮,在水疱出现之前,有时会看不见皮疹,仅出现疼痛感或瘙痒。当孩子手、脚上冒出充满透明液体的小水疱时,不要随意涂抹抗真菌药物,滥用抗真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风险,应先到医院明确诊断,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长水疱时伴有瘙痒,尽量减少抓挠,脱皮期可涂抹凡士林润肤霜或尿素软膏。

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尽量给孩子穿吸汗的棉质鞋袜,保持手脚干爽,少触碰洗洁精、肥皂水、洗手液等化学制品。

(以上图片由通讯员张祖国 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