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丨郑民华:我有点“怕”王老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01:00    

(以下内容根据编者对郑民华教授的访谈整理)

我是外科医生,王振义院士是内科医生,大家可能会觉得疑惑,你和王院士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是80级法文班学生,我读大学的时候,王振义老师教我们病理生理,他是很严肃很严谨的,而唐振铎,徐家裕等其他老师很喜欢开玩笑,所以从一开始我看到他就有点“怕”。进入临床实习前后期交接的时候,我们班办了一个全法文的演出,当时邝安堃、王振义、陈家伦、董德长老师他们都参加了,所以进入瑞金医院实习后就对我们第一届法文班非常重视。当时我记得中法政府间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整个法国有巴黎、斯特拉斯堡等五个城市接收中国交流学生,我们班同学就分別去了法国五个城市的医学院交流学习。

我1986年毕业,就到了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院,那年圣诞节和同学们到王振义的好朋友罗远俊(他1984年教我们呼吸科)老师家里过节,他们家是一栋二层楼的别墅,我们7、8个学生就在那里睡通铺。我听罗远俊讲过很多他们俩以及同学的故事,有不少白俄罗斯、希腊的同学,而且学习非常刻苦,毕业后能够留在瑞金医院的人很少,王振义老师是非常优秀的,第一名毕业留校的。

1987年,法国科学院邀请王振义来上课。事先,法国的电视台还发了一个专访,一位法国圣路易医院的教授讲了他和王振义之间的合作。其中有一天,王振义受邀来到斯特拉斯堡医院讲课,我记得在一个梯形教室,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冲过去听讲。王老师因为针对法国人讲课,所以是用法语上课的,他讲了不少内容,比如中国的血液病研究和中医等等,提问的时候老外们非常踊跃,很多外国人用法文,也有用英文提问,而王老师可以自由的用英语和法语进行解释,我们4个同学当时感觉,真是非常自豪,看呀!这就是我们的中国老师!那时候出国演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一般的人演讲都要怯场,何况在国外用外语演讲,而我们的教授则是如此自信。王振义老师在上面讲课,那种指点江山的气场就感觉好像下面的人全是他的学生,非常自如。外国人是慕强的,我们可以从那些外国人的眼神里看到两个字:佩服,从他们热烈的鼓掌中也能够感受到对王振义老师的信服。那天讲课结束后,我们就和王老师一起去他的好友罗远俊家里度周末,大家非常开心。

我1991年从法国回到瑞金医院时,王振义已经转到血液科。后来也经常见面,因为那时候有很多外国国家领导人来访问。我记得1995、1996年法国、希腊总统和夫人等等都来瑞金医院访问,院领导会提前召集我们留学回来的同学开会讨论,怎么给外国领导提问题等等,当时我感觉到王振义老师非常直率,从来不要任何形式主义,都是要做有意义的事。

2013年法国外事接待

1997年,我自己破格升副高,王振义是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去打擂台的时候,王振义说,“郑民华我知道你是法文班毕业的,也在法国学习了6年,你的法语比我还要好,所以我就不用法语提问,我要用英文来问你问题。”我记得大概问了诸如“你用腹腔镜做了哪些手术,取得哪些成果?”这样的问题。那时候其他人打擂台大部分是用中文的,结果我和王振义老师的答辩用的是英语,其实是我俩的第二外语。

王振义老师后来胆囊手术是我做的,按道理手术后查房应该我给他讲讲胆囊炎和手术等,没想到,每次我去给他查房,就好像我又回到了大学,成了一个被提问的大学生。因为王老师躺在病床上,认认真真把胆囊炎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结合,联系全球最新的文献知识,又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令我记忆犹新。

王振义老师记忆力超强。3年前他请法文班同学吃饭,除了63、64级他带过的第一批法文班学生,其他每届都派代表参加,我和沈柏用、刘志宏就是代表。王老师曾经和自己带的63、64级同学一起住过宿舍的,他那天居然连上下铺、前后左右的学生名字都记得。吃完了他也不让学生买单,是自己买单的,而且当时他98岁高龄,居然是用微信买单的。这也让我们这些学生很佩服,不知道自己高龄后还能像他那样熟练使用最新的电子产品吗。

我很有幸,当年的老师们都是大家,各个都会几国语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除了法文,他们英语也都非常好。我记得罗远俊发音最好,声音很醇厚,王振义则讲的非常精准,林言箴也是如此,唐振铎法文英文都非常好,听说他6岁就能用法语背诵《雾都孤儿》《双城记》,他和徐家裕吵架,有时候用英语吵不过,就用法语吵,因为徐家裕是圣约翰毕业的不会法语,就吵不过他。瑞金医院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真是非常有意思,我们瑞金人的传统就是“和而不同,斗而不破”。

其实,我看到王振义老师是有点害怕的,每次在医院小路上远远看到他,我就心里直打鼓,因为我知道王老师肯定要问我,“小郑啊,你最近做了什么研究吗?手术做得好是不够的,还要把经验传给别人,要认认真真做一些科学研究的。”我总觉得这方面我还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希望我们外科同仁们一起继续努力。

欢迎转发点赞

采访、整理丨朱凡

编辑丨祁洁

往期精选内容:

国家最高荣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院士获“共和国勋章”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陈竺:我眼中的王振义先生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王鸿利:我与王振义老师的师生情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沈志祥:我很佩服王振义老师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郑捷:我记忆中的王振义院士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陈生弟:我印象中的王振义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