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一座岛,一场山海之约。
在烟台的碧海蓝天之间,养马岛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将山与海、历史与现代、浪漫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从皇家马场到渔村孤岛,再到如今的4A级旅游景区,养马岛的千年时光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近年来,风光秀美的养马岛更是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然而,爆红的背后,挑战也随之而来,场景业态匮乏、配套设施不足、岛上交通拥堵等问题亟待破解。
如何在流量与秩序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让游客有更好的旅行体验?一个阳光晴好的春日,记者来到养马岛时发现,一场以“四大行动”为核心的全面升级正在这座千年海岛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宏大或者微小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养马岛文旅破局的决心和行动。
业态提升
从单一观光到多元体验
3月21日一早,记者开启了养马岛之行。沿路各地游客的车辆已鱼贯而入,绵延在跨海大桥两端。过了桥,来到天马广场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匹白马“凌空起舞”,奔腾于30多米的高塔之上。白马雕像正对的,就是被誉为“烟台版苍洱大道”的公路——天马路。
今年开春,天马路因其独特的公路美学和绝美的山海背景,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的网红打卡地。游客纷至沓来,只为捕捉“道路尽头是大海”的浪漫。
“天马路的爆火,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养马岛度假区土地规划建设局局长王正青说,养马岛的风景秀美,像天马路这样小而精的景点还有很多。正因如此,养马岛的文旅业态曾长期依赖自然风光,游客体验单一,难以形成深度消费。为此,养马岛深入推进“业态提升”行动,围绕“前海游”“岛内游”“后海游”三线,打造多元化旅游体验。
春日里,业态提升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其中前海游线将成为滨海休闲的新地标。天马广场及啤酒广场改造提升项目已开启改造,其中啤酒广场通过改造破旧厂房,搭建临时集装箱商业区,提供餐饮、购物等服务,为游客营造轻松愉悦的休闲氛围。湿地公园项目将于本年度开工建设,在养马岛大桥以东、环岛前路以北,打造集垂钓设施、自助旅游、海鲜餐饮、马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海休闲娱乐公园。
岛内游线则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共富廊道项目结合东4村特点,打造口袋公园、帐篷营地、亲水观景带等景观节点,形成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旅游线路。8.5公里的林间慢行步道今年完工,远期还将通过网红IP、房车营地、林间越野等形式,串联海岛高点,丰富高低错落的观山看海体验。
后海游线将成为高端度假新选择。打造多功能驿站、引入旅拍项目,建设日出酒店和安德利后海酒店,吸引淡季游客。海洋牧场项目则将渔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海岛体验。
“我们深入梳理了现有文旅业态场景,对于已确定项目,倒排工期,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抓推进;对于拟实施项目,迅速论证,加强保障,全力以赴破障碍。”王正青说,一系列的业态提升计划相继展开,让养马岛流量变留量。
基础提升
从设施落后到品质提升
过了养马岛大桥,便是环岛前路。这条笔直的公路依海而建,左侧是村庄山川,右侧是碧海蓝天,阳光透过路边的树木,洒下斑驳光影,画面令人心醉。
“曾经的环岛前路双向两车道,作为入岛的主干道,在旅游高峰期显得力不从心。”养马岛青年干部沙德纯说。
如今的环岛前路已变身为双向四车道,道路两侧打造慢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主干道已经通车,路灯及绿化景观正在施工,道路南北两侧还设置了景观小品和观景台,预计5月前完工并投入使用。”沙德纯介绍。
除了环岛前路西段提升改造项目外,多个项目正在快速推进。王正青一路给记者介绍,环岛前路东段南侧大约500亩土地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五通一平”施工,力争让锦上添花、海洋乐园等文旅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养马岛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目前岛内8个村庄的雨污水分流改造项目已完成6个,另外两个村的改造将于5月前完成。项目完成后,将彻底解决农村雨污混流等问题。
行驶至后海礁石滩景区,游客逐渐增多。后海约9公里海岸沿线的大龙柏正在修剪,修剪后观海界面进一步打开,景观效果和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升。6月底前将完成后海木栈道修复、植被整治、景观小品安装等工作。
同时,岛内的15处装配式公厕已经完成选址,正在加工定制,预计今年旅游旺季来临前投入使用,进一步满足游客如厕需求。
“这里正在铺设通信电缆,是正在推进的智慧景区工程。”在一处路边施工现场,王正青介绍说,养马岛要打造集景区监控、交通管理、游客服务、安全管理为一体的智慧景区管理运营平台,预计5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管理的优化,养马岛上将书写更多属于山海之间的浪漫故事。
环境提升
从突击整治到长效管控
行至养马岛的东首——獐岛景区,形状各异凸起的礁石延伸至远处,阳光洒落在海面上,“果冻海”令人陶醉,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
清理占道经营、大扫除、拆违建……这个春天,养马岛上的环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围绕环境提升,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发出“决战三十日,春季大攻坚”的动员令,全体人员即刻出击,职能部门紧密协同,拿出大干三十天的饱满激情,全身心投入到环境提升工作中,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筑牢坚实基础。
养马岛聚焦“环境卫生较差”问题,深入推进“环境提升”行动,构建覆盖景区、村庄及后海沿线的立体化环境卫生监管清理体系。
集中攻坚景区环境,多部门联合行动,加大对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的打击治理。
集中攻坚施工环境,以文明施工、扬尘治理为重点,加强源头管控。
集中攻坚乱搭乱建行动也在进行中,开展违法建设全链条监管打击整治,确保违法建设“零新增”。
交通提升
从拥堵不堪到智慧畅通
随着气温回暖,加上“苍洱大道”的出圈,养马岛进岛车辆日渐增多。拥堵作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再次被关注。
近年来养马岛游客数据连续刷新,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至596.6万人次,高峰期单日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2024年接待游客619.5万人次,高峰单日旅游超过8万人次,进出岛机动车达到3.5万辆次,节假日旅游人数、平均停留时长等指标均超过同期水平。这么多人在短时间内涌进养马岛,交通拥堵问题在所难免。养马岛聚焦“岛上交通拥堵”问题,推进“交通提升”行动,打造智慧畅通的交通网络。
今年,养马岛景区将按照“远端分流、入口东移、预约进岛,分区域、分时段管理”的原则,在节假日和暑期旅游旺季,在大桥南端实施一系列交通优化提升措施。
远端分流方面,拟在龙湖商业区停车场、安德利度假酒店周边停车场布局远端停车场,科学设置接驳线路。
今年养马岛景区将实施大桥南端十字路口部分车道线路调整、B岛停车场主入口路口调整等计划。在B岛停车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改造。“这里要增设红绿灯和电子警察系统,自西向东方向设置2条左转车道。”工作人员介绍,针对之前出现的拥堵现象,精心设计的多项调整计划正在逐步实施,今年游客入岛将更加顺畅。
此外,威海方向自东向西车流也有引导计划。非岛民或不进岛游客等过境车辆,从隆达路向南绕行三山大街向西行驶,若到天翔名苑、中医药高专、中盛国际酒店等游客也按照该绕行方案行驶。对电动自行车也有更加科学的管理规定。
“养马岛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它既是一个景区,又不完全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景区,管理难度很大,加之近年来,文旅形式丰富多样,游客需求日新月异,文旅市场变幻莫测,我们确实面临着日益提升的知名度和当前承载力、旅游产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四大行动’的深入推进,养马岛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姜振超告诉记者。
从秦始皇的御马场到现代文旅新地标,养马岛用千年的时光书写了一段传奇。海浪依旧拍打着礁石,而养马岛的蜕变每天都在发生。当古老的海岛遇见现代的文旅理念,这场山海之间的对话,正演绎出全新的时代篇章。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全百惠 通讯员 牟轩伟
2025-04-03 18:14:00
青岛环卫系统:以百分之百精细服务、人性化温馨服务迎接四海宾朋
2025-04-03 17:17:00
张家界市召开2025年全市公路工作会议暨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2025-04-03 11:20:00
2025-04-03 09:11:00
2025-04-02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