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本质属性和核心要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28:00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南考察时,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图表为中央八项规定内容。 新华社记者 高微/编制

  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特别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以赴大抓党的建设,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局,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回顾这段难忘的历程,极不平凡、极不寻常,小切口带来大变化,小切口促成大变局。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实现重塑。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伟大实践孕育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彰显了思想的力量。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也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方面。那么,我们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是什么关系?党的作风建设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本质属性和核心要义,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涉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给予了科学回答。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大意义的高度概括。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秉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作风状况总的是好的。”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我们党培育并坚持了党的“三大作风”,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原因有很多条,其中重要一条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党所面临的环境和党的队伍也处在变化之中。特别是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党的执政地位给党员、干部队伍带来的变化也十分明显。”作风问题越来越复杂地表现出来。总书记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长期执政,党内形形色色的作风问题越是突出,我们越是要加强作风教育和作风建设。”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振聋发聩啊!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本质属性的精辟阐述。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必须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这是改进作风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总书记深刻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总书记强调:“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总书记指出:“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性、党风、党纪统一于党的建设实践中,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锻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纯洁党风的“净化器”。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要义的精准提炼。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总书记强调:“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总书记进一步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和大爱。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文章《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策划:周昭成 许文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