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原发于鼻咽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权威监测数据显示,目前鼻咽癌在广东省居民肿瘤发病率中高居第6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又以西江流域如肇庆、佛山、东莞发病率最高。因其高发于我国广东省,包括广东籍的人群及其后裔,因此又被称之为“广东癌”。鼻咽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略。这也导致了我国的鼻咽癌患者发现时以中晚期居多,给疾病的防控、治疗以及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带来挑战。
4月20日,一项改写鼻咽癌早筛格局的科技创新在广州迎来里程碑式突破——由我国自主研发的P85-Ab抗体检测技术以全球首个双95%效能(敏感性95.3%、特异性95.8%)攻克早筛假阳性与漏诊难题,推动鼻咽癌筛查迈入“全民普筛”时代。同日,广州越秀区城隍庙广场同步启动“万众益心·与爱同行”万人公益筛查行动,将这一技术成果直送社区,以“科技+公益”双轮驱动,为“健康中国2030”提供鼻咽癌防治的广东样本。
学术会议现场。
技术突破:双95%效能改写早筛标准
鼻咽癌因早期症状隐匿被称为“隐形杀手”,我国南方地区尤为高发。传统筛查依赖EB病毒抗体检测,但敏感性不足、假阳性率高,导致早期发现率长期低于30%。此次学术会议上,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揭晓了历时十年研发的P85-Ab检测技术。
“P85-Ab能精准识别鼻咽癌细胞特异性抗体,敏感性达95.3%、特异性95.8%,首次实现‘双95%’效能。”
唐林泉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唐林泉教授团队基于万人队列研究证实,新方案可将早期鼻咽癌发现率提升至90%以上,显著优于传统EBV-DNA检测。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罗雅双助理研究员的卫生经济学中期评价报告显示,当P85-Ab定价为200元/人次时,其卫生经济学价值“完全优于传统双抗体策略”。
筛查方案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非常优秀的数据印证。中山市人民医院季明芳教授分享的5年累计6.06万人筛查数据显示,P85-Ab阳性预测值为11.1%,是传统双抗体检测的2.1倍。厦门海沧区基于该技术的大规模筛查项目证实,其阳性预测值可提高至44.6%。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表示,P85-Ab联合EBV双抗体的创新路径,为全球鼻咽癌防控提供了“科学范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
协同创新:产学研医共筑防治全链条
技术的快速转化得益于“政府+学界+产业”的深度融合。广州市越秀区委常委陈烯在学术会议上强调,依托“临床技术成果转化全域示范区”政策,越秀区将通过医保支持、转化平台搭建及粤港澳产业协同,加速技术普惠应用。马骏教授表示,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技术落地的核心支撑,其团队主导的EP-SEASON和DIPPER研究,已为全球鼻咽癌诊疗输出标准化方案。万泰生物总经理姜植铭透露,P85-Ab标志物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快速转化,印证了“产学研用协同是破解技术瓶颈的关键”。厦门市海沧区卫生健康局黄灵敏分享的筛查项目经验显示,该技术已覆盖数万人,早期诊断率提升3倍。
公益行动:从实验室到社区的“最后一公里”
学术会议的科技热度尚未散去,当日下午,越秀区城隍庙广场的公益筛查行动便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数百名市民在舞狮鼓点中见证“早筛早诊”承诺落地——抗体检测与鼻咽镜检查全免费,高风险人群可享一站式诊疗服务。广东省癌症中心主任曹素梅指出:“鼻咽癌防治是‘健康中国’战略在高发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实践。”活动现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团队坐镇答疑,公益科普游戏与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并行,市民踊跃参与筛查登记。公益活动通稿显示,筛查方案采用“P85-Ab联合传统标志物”,并为市民建立动态健康档案。
从实验室攻坚到社区普惠,从技术突破到生命守护,这场“学术+公益”的双向奔赴,正以中国智慧重塑癌症早筛的未来图景。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2025-04-20 16:58:00
2025-04-20 09:04:00
2025-04-17 13:22:00
2025-04-16 18:41:00
绿色低碳 引领未来——第六届保温结构及保温装饰一体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济举办
2025-04-16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