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北一马当先!这些“医学奇迹”有望被推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2:52:00    

政策引领

为技术转化铺路

湖北日前发布脑机接口的三种医疗服务价格为政府指导价,也是湖北省的最高限价,为全国提供了参考范本。政策引领,提前扫清障碍,无疑是对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国家医保局近期发布了《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湖北省医保局率先对接落实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不仅为医院开展脑机接口手术提供收费依据,更助力国产脑机接口企业加速产品上市。

从实验室到临床

做先行者更要做引领者

产品还没落地,定价政策先行,这在医药领域少有先例。湖北是脑机接口临床应用的先行者,同时还要抢抓机遇,做这一领域的引领者。湖北正瞄准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场景进行科研攻破。

2025年3月26日,微米级脑机接口多模态三维图普在武汉发布,为脑机接口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医学教育开创了全新范式。

武汉协和医院叶哲伟教授、周弘博士团队与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通过融合micro-CT、9.4T超高场磁共振与混合现实技术,成功构建全球首个集成颅骨、脑组织功能分区、脑血管及侵入式脑机接口装置的微米级三维多模态图谱。

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在微米级精度上,实现了脑机接口装置与脑组织关键解剖结构的混合现实呈现。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二维影像呈现维度低的问题,更首次将脑机接口植入过程中的关键解剖结构与脑机接口装置整合在同一视觉界面中。通过多模态融合技术,研究团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微米级脑机接口呈现精度,实现了电极与目标脑组织功能分区和脑部血管的直观呈现,为脑机接口的微米级高精度、高维度影像研究奠定了基础。

早在2023年底,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完成世界首创的多通道双向神经测量调控芯片的设计及6.5万级通道超高密度微针阵列的制备,通道数是西方的20倍。

2024年11月,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脑机接口临床手术。研发团队聚焦实用化,已推出了6个系列共40余款产品。

2025年2月,武汉协和医院与武汉衷华脑机成立联合实验室,投入2000万,聚焦神经胶质瘤瘤肌接口、人工视觉等方向开展研究;武汉同济医院也联合衷华脑机推出了脑机接口康复项目,招募脑卒中等患者开展临床试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教授介绍,湖北有全球最多的高校,有全国排名前十的医院,现在定价政策再次先行,随着湖北率先打通政策路径,国产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注册证突破,惠及更多人。

政策—临床—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湖北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如何让这些技术成果切实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湖北依托科研优势、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已初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上游有华大智造等企业提供基因测序和生物传感器技术支持;中下游有衷华脑机与高校、医院合作推进产品落地。

同时,湖北还通过金融赋能医工交叉创新发展计划、医工交叉融合“1+12+365”服务机制等政策,提供超过160亿的金融支持;并为医工交叉领域优秀创新成果,配套金融资本对接、研发服务等服务,助力脑机接口技术服务更多临床疾病诊治。

脑机接口

开启人机交互新纪元

期待更多前沿科技

步入民生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