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0元牛奶卖6000元,老年人消费陷阱如何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2:01:00    

□葛振凯(山西大学)

电商平台上仅售200元一箱的牛奶,被四川绵阳市“正沃大荒岁月”门店以6000元一箱的价格推荐给中老年人。近日,该门店通过讲座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被市民举报。根据现场检查情况,绵阳市游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其立案调查。(4月6日 澎湃新闻)

一箱电商平台标价200元的牛初乳粉,在绵阳街角某间不足百平的门店里,被精心包装成6000元具有“神奇功效”的产品。当三十多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专注聆听所谓“健康讲座”时,他们布满皱纹的手里攥着的不仅是毕生积蓄,更是对健康生活的最后希冀。这场荒诞的消费骗局背后,折射出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层阵痛。

“人造蛋白”的伪科学话术之所以能俘获人心,恰是因为老人们缺少获取权威健康知识的渠道。当子女们为“数字原住民”身份自豪时,却常常忘记教父母识别最简单的网络比价功能。那些被“免费早餐”“健康讲座”吸引的老人,何尝不是在填补子女缺席的情感空缺?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银发经济陷阱”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健康讲座"的场景营造到“亲情营销”的话术设计,从虚构科技概念到退款拖延战术,每个环节都精准击打老年人的心理弱点。当市场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层出不穷的新骗局时,我们是否该反思:单靠执法打击能否根治这颗社会毒瘤?

破解困局需要构建多方协同的防护网。子女的日常关怀是最温暖的防火墙,一句“爸妈今天遇到什么新鲜事”或许就能拆穿精心编织的骗局;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可以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站,用广场舞间隙的健康课堂取代洗脑式营销;而电商平台与实体店的价格联网监管,则能让价格欺诈无所遁形。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需要重建对老年群体的价值认同——他们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需要被真诚呵护的生命个体。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已成为检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当我们谴责无良商家的同时,更应自问:是否在父母最需要陪伴的时光里,给予了足够的情感支持?毕竟,再完善的市场监管,也抵不过子女紧握父母双手传递的温暖与安全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