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玉米秸秆青贮黄金期与关键期,崇信县紧盯农时、迅速行动,以“抢”的姿态、“实”的举措扎实推进玉米青贮工作,通过保障优质饲草供给,为当地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更让群众在青绿转化中看到增收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
锦屏镇将玉米秸秆青贮视作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的关键抓手,早动员、早部署、早启动青贮工作,率先打响今年玉米秸秆青贮“第一枪”。在平头沟村的田间地头与窑洞养牛示范基地,处处是繁忙的丰收图景:一台台玉米收割机穿梭往来,将成片绿油油的青贮玉米连果带秆就地粉碎;一辆辆满载青贮饲料的卡车紧随其后,将粉碎后的秸秆直送饲草加工场,机械轰鸣与农户的忙碌身影交织,勾勒出农忙时节的生动画面。
青贮玉米不仅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其裹包青贮工艺还具备封闭性好、保存时间长的优势,能最大程度避免营养物质流失,且饲喂时无二次氧化、腐烂霉变等问题,有效提升饲料品质与利用率。
“我养的红牛数量多,冬天饲料缺口大,今年种了850亩青贮玉米,现在已经收了130亩,得抓紧时间把青贮做完,给牛备足过冬的口粮!”平头沟村种植大户朱海萍的话语里,满是对产业发展的信心。据介绍,下一步,锦屏镇还将持续推广全株青贮、秸秆裹包等技术,通过袋贮、窖贮、堆贮、包贮等多种方式,让田间的“青绿”切实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支撑。
木林乡抢抓青贮关键节点,积极组织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及养殖小区科学有序开展玉米青贮工作。乡党委政府主动靠前服务,协调调配人力、物力与机械力量,对青贮玉米的收割质量、安全拉运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确保青贮饲料颗粒归仓,为红牛产业发展夯实饲草基础。
在桃花岭村的青贮玉米采收现场,大型收割机来回作业,将玉米连茎带穗卷入机器粉碎,运输车及时装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香,采收后的农田也迅速被耕耘整平,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尽显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此次玉米青贮工作,是崇信县立足农业产业实际、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仅为红牛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更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崇信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写下了坚实一笔。(记者 于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