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它主要包括以下八项救助制度:
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照料。
对遇到自然灾害而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包括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措施、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
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健康状况,包括医疗费用补助等。
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和资金援助。
向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要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现金补贴或直接提供住房。
帮助失业者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职业技能、链接就业资源等。
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通过这些措施,国家和社会旨在缓解生活困难,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2018年以来,全国新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累计下降3.9个百分点
2025-04-02 13:21:00
2025-04-01 14:57:00
热血汇聚爱心 真情传递温暖——民乐县童子坝河水利管理处组织干部职工参与无偿献血
2025-04-01 11:45:00
2025-03-18 20:05:00
2025-03-16 12: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