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投标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通常被视为 串通投标罪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虚假投标行为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形: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在这些情形中,如果行为达到情节严重,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行为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单位为犯罪主体,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同的规定处罚。
因此,虽然虚假投标本身没有单独的罪名,但相关行为会按照串通投标罪进行定罪和处罚。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根据具体案情和相关法律条款来判断是否构成串通投标罪,并依法予以惩处。
上海市网信办发布“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2025-07-11 17:22:00
“买课”被诱导炒股 退费需先购基金 两起虚假App诈骗案敲响警钟
2025-07-04 07:14:00
2025-06-08 06:57:00
2025-04-23 11:17:00
2025-04-22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