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风格主要指的是 古罗马时期和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具有以下特点:
古罗马建筑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建筑成就,广泛创新了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
罗马式建筑外观巨大而厚实,装饰简单大方,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如窄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卷、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
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以拱顶为主,采用石头的曲线结构覆盖空间,通常在建筑的西面有一、二座钟楼。
古罗马时期女性主要穿“丝多拉”和“帕拉”。
男性普遍穿着外袍“托嘎”,里面不论男女都会穿相当于希腊“基同”的筒形衣“丘尼卡”。
罗马艺术风格具有写实性和叙事性,受到伊特鲁利亚美术、希腊、埃及、两河地区文化的影响。
罗马雕塑注重现实主义,多为肖像化,真实再现人物特征,如皱纹、疤痕等细节。
由于罗马建筑窗少、室内阴暗,多采用室内浮雕、雕塑的装饰来体现庄重美和神秘感。
罗马式建筑从9到13世纪初,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主要出现在修道院和教堂。
罗马式艺术风格在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兴起,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罗马风格不仅在建筑上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服装和艺术上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古罗马文化和中世纪早期的艺术风貌。